利用一些例子来对kotlin作一个总结

作者: android00 发布时间: 2017-07-04 浏览: 4881 次 编辑

Kotlin的来历

Kotlin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Jetbrains公司。它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产品,诸如Android兄弟天天用的Android Studio, IntelliJ IDEA, 还有前端的WebStorm, PhpStorm。

  • 2011年7月,JetBrains推出Kotlin项目。
  • 2012年2月,JetBrains以Apache 2许可证开源此项目。
  • 2016年2月15日,Kotlin v1.0(第一个官方稳定版本)发布。
  • 2017 Google I/O 大会,Kotlin 转正。

我个人大概是在16年年底接触到这门语言,当时由于语法上的诸多相似性,它被誉为“Android中的Swift”。说来也巧,当时正在研究ButterKnife这个框架,偶然发现它还有Kotlin版本——kotterknife,于是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亮点

个人感觉,Kotlin最大的亮点便是可以和Java无缝衔接(虽然它Jvm上的兄弟Groovy,Scala也能做到)。这意味着,我们不但拥有原来java中所有的资源,还能体验到js般的编程体验(雾)。

另外,它的很多特性都分别对应java中的一个坑, 本文会从语法糖和新特性两个方面来介绍:

  • 语法糖
    • 类的简化,隐式getter()、setter()
    • 接口的默认实现
    • lambda与高阶函数
    • 空指针安全,编译时期的空指针检查
    • 流式集合操作 map(), forEach()
  • 新特性
    • 函数拓展、属性拓展
    • 属性代理

简要的环境配置

根目录/build.gradle:

// external 全局变量
ext{
    kotlinVersion = "1.0.0-rc-1036"
}

app/build.gradle

// kotlin
buildscript {
    repositories {
        jcenter()
    }
    dependencies {
        classpath "org.jetbrains.kotlin:kotlin-gradle-plugin:$kotlinVersion"
    }
}

apply plugin: 'kotlin-android'

android {
    // 建立一个与'src/main/java'同级的kotlin工作目录
    sourceSets {
        main.java.srcDirs += 'src/main/kotlin'
    }
}

dependencies {
    compile "org.jetbrains.kotlin:kotlin-stdlib:$kotlinVersion"
}

目录结构,与java混编

官方资料

Kotlin 官方参考文档 中文版

详细介绍

以下每个例子附带一份源码,在(根目录/app)下

1. 语法糖

1.1 类的简化

1.1.1 类的定义

一切从一个简单的JavaBean说起吧。

// java bean
class People{
    private String name;
    
    public People(String name){
        this.name = name;
    }
    
    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ame){
        this.name = name;
    }
    
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(){
        return this.name;
    }
}

// kotlin bean
class People(val name: String){}

从我学java以来就接触了javabean这个概念,我也不懂为啥非要getter()、setter()这种东西,难道为了kpi? 可以看到同样的数据实体,在kotlin中简化至1行。变量定义和构造函数合并,同时提供隐式的getter()、setter()。

1.1.2 继承

下面是一段简单的继承关系:

// 所有类默认final,要显式指定为open才可被继承
open class People(val name: String){}

// Code: People 表示继承关系
class Coder(name: String, val language: String = "Kotlin"): People(name){

    override fun toString(): String {
        return "name: $name, language: $language"
    }
}

// 可执行的main()方法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    val coder = Coder("Tom")

    println(coder)
}

// 输出: name: Tom, language: Kotlin

1.1.3 数据对象 data class

在看Effective Java的时候,总是对如何正确重写hashCode(),equals(),clone()感到棘手。然而他们又是正确使用Collection的关键所在(无论是HashMap、ArrayList)。 Kotlin专门提供了一个data class,来自动生成hashCode(),equals(),clone()。

data class People(val name: String){}

1.2 接口的默认实现

顾名思义,它便是指接口可以和抽象类一样,有方法体的默认实现。 我把它归结在语法糖里,是因为java8中早已有了一模一样的东西,对应的关键字叫default

看起来抽象类好像可以退休了,实则不然。接口依然只是接口,不能拥有属性,只是在方法定义上更加灵活了。

interface A {
    fun foo() { println("A") }    // 默认实现, 打印"A"
    fun bar()
}

interface B {
    fun foo() { println("B") }
    fun bar() { println("bar") }
}

// 多继承时,显式指定 super<A>.foo() 以去冲突
class D : A, B {
    override fun foo() {
        super<A>.foo()
        super<B>.foo()
    }

    override fun bar() {
        super.bar()
    }
}

1.3 lambda与高阶函数

1.3.1 lambda

lambda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,在gradle、js之类的其他语言中早就玩烂了。java8中也有,不过官方迟迟不上咱也没办法。 lambda本身是一个函数片段,作为一等公民,它可以作为高阶函数的参数或返回值。个人而言,我喜欢以匿名类来理解它。

// new 一个线程
// 匿名类写法
val runnable1 = object : Runnable{
    override fun run() {
        println("I'm an anonymous class")
    }
}

// 函数写法, 略像js
val runnable2 = fun (){
    println("I'm a function")
}

// lambda写法1
val runnable3 = Runnable { ->
    println("I'm a Lambda")
}

// lambda写法2
val runnable4 = { println("I'm a Lambda") }
Thread(runnable4).start()

平常习惯使用lambda写法2,省略匿名类的名字Runnable,以及无参数时省略箭头->。不过js那种函数写法也挺不错的。

1.3.2 高阶函数

lambda本身作为一等公民,它是有类型的。如上例的runnable4的类型为()->Unit。再比如下面这个加法表达式sum的类型为

(Int, Int) -> Int
val sum: (Int, Int) -> Int = { x, y -> x+y }

一个变量有类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。而高阶函数的入参与返回值既然是lambda,那其类型奇怪一点也很正常。
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    // 自定义高阶函数, lambda 表达式 作为入参
    listOf("1", "2", "3", "4").myForEach { println(it) }

    // 自定义高阶函数, lambda 表达式 作为返回值
//    getLogger()("I'm a Closure")
    var logger = getLogger()
    logger("I'm a Closure")
}

/**  * 接受一个 lambda 表达式, 作为遍历任务  */
fun <T> List<T>.myForEach(doTask: (T) -> Unit){
    for(item in this)
        doTask(item)
}

/**  * 返回一个 lambda 表达式(闭包), 如: 日志输出工具 logger  */
fun getLogger(): (String) -> Unit{
//    return { println(it) }
    return fun (it: String){
        println(it)
    }
}

PS: 看到getLogger()这种用法,你大概意识到可以像js那样写闭包了。

1.4 空指针安全

你也许会想空指针不是很简单的东西吗,加个if(xxx != null)判断就好了。事实上,空指针绝对是出现频率最高,最讨厌的问题。而空安全则是kotlin主打的一个特性之一。在java8中,我们可以借助Optional勉强做到这一点。

我们来看看是咋回事。

var mNullable: String? = null
var mNonNull: String = "mNonNull"

fun testNull(){
    println("testNull: ")
    println(mNullable?.length)
    println(mNonNull.length)
    println()
}

// 输出:
testNull: 
null
8

kotlin定义变量时区分两种类型:

  • var mNullable: Any? = null 可空
  • var mNonNull: Any = XXX 非空

1.对一个 mNullable 你可以像普通的java类一样使用:

// java 风格,判空
if(mNullable != null)
    mNullable.length
    
// kotlin 语法糖,判空(推荐)
mNullable?.length

2.对一个 mNonNull 则有严格的限制:

// 不必判空,因为必然非空
mNonNull.length
    
// 编译错误(试图给非空值赋予null)
mNonNull = null
// 编译错误(试图给非空值赋予可空值)
mNonNull = mNullable

我们可以体会到mNonNull天然的好处,永不会空指针。而mNullable加上?判断,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。

1.5 流式集合操作 map(), forEach()

这个我不知道怎么称呼,姑且叫流式集合操作符把。算是很普遍了,任何语言里都有,然而不支持函数式的话,写起来比较臃肿。 如下例子,一些操作符的衔接,使得操作逻辑十分清晰,之后需求变动,比如降序改为升序,也只需改动.sortedDescending()一行,十分灵活。
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{
    val list = listOf(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)
    list.filter { it%2==0 }             // 取偶数
            .map{ it*it }               // 平方
            .sortedDescending()         // 降序排序
            .take(3)                    // 取前 3 个
            .forEach { println(it) }    // 遍历, 打印
}

// 输出:
100
64
36

2. 新特性

2.1 拓展

拓展这个东西,貌似是以装饰者模式来做的。它的效果是在不改源码的基础上,添加功能。比如我们要在Activity上加一个toast(),完全不用卸载基类里。这样简化了很多工作,尤其是对一些已打成jar包的类。

fun Activity.toast(msg: String) {
    Toast.makeText(this, msg, Toast.LENGTH_SHORT).show()
}

别的例子:

/**  * Created by apple on 17-5-31.  *  * 函数拓展, 属性拓展  */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    val list = listOf("1", "2", "3", "4")

    // 函数拓展
    list.myForEach { println(it) }

    // 属性拓展
    println("last: ${list.lastItem}")
}

/**  * 拓展 List 类, 加一个自定义的遍历方法  */
fun <T> List<T>.myForEach(doTask: (T) -> Unit){
    for(item in this)
        doTask(item)
}

/**  * 拓展 List 类, 加一个自定义的长度属性  */ val <T> List<T>.lastItem: T
        get() = get(size - 1)

// 输出: 1 2 3 4
last: 4

2.2 属性代理

这个东西干嘛用呢?它把属性的get()、set()代理给了一个类,以便可以在get()和set()时做一些额外的操作。如:

  • 懒加载
  • 观察者(属性变化时,自动发出通知)
  • 属性非空判断
  • ...

以懒加载为例,lazySum可能需要复杂的运算,我们把它代理给lazy。 可以看到,只有第一次加载进行了计算,之后都是直接取值,提高了效率。

val lazySum: Int by lazy {
    println("begin compute lazySum ...")
    var sum = 0
    for (i in 0..100)
        sum += i
    println("lazySum computed!\n")
    sum // 返回计算结果
}

fun main(args: Array<String>) {
    println(lazySum)
    println(lazySum)
}

// 输出:
begin compute lazySum ...
lazySum computed!

5050
5050

另外,我们可以自定义属性代理,之前提到的kotterknife,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(实现了bindview):

public class PersonView(context: Context, attrs: AttributeSet?) : LinearLayout(context, attrs) {
  val firstName: TextView by bindView(R.id.first_name)
  val lastName: TextView by bindView(R.id.last_name)

  // Optional binding.
  val details: TextView? by bindOptionalView(R.id.details)
}


Demo实战

用 kotlin 结合一些流行第三方库 + 知乎日报api 做了一个简易的demo,在模块(根目录/mydemo)中:

  • Butter Knife
  • Retrofit
  • Gson
  • Rxjava
  • Glide
  • 个人库 NoViewHolder

MyDemo: kotlin小栗子